對梁思成先生的真正認知是從《清式營造則例》和《梁思成談建筑》開始。梁思成先生的話:“如何接受新科學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現中國特有的作風及意義,老樹上發出新枝?!背闪艘恍脑O計研究中式的一種使命,而本案設計就是一種鍥機的開始......
中國有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分別為廣東圍龍屋、北京四合院、陜西窯洞、廣西“桿欄式”和云南一顆印。該案地處廣東客家,隨著設計地塊的變化,設計從開始到形成經歷了五版的設計變化,從第二版開始引入圍龍屋的設計概念,直到第五版才真正形成“圍龍”。
圍龍屋,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建筑上以南北子午線為中軸,東西兩邊對稱,前低后高。主體結構分為“一進三廳兩廂一圍”,正中一間為“龍廳”,故名圍龍屋。
現有的梅縣三村圍龍屋之建筑保存多為清末民初歸國華僑所建,室內之房間較為低矮,多有通風采光不足。時代在變遷,如何保留圍龍屋的精神意義而能適合現代居住條件和審美意趣是該案設計的關鍵以及突破的重點。
為此深入探究梅縣三村、廣東民居;入云南遠至建水文廟朱家花園;進入江西、安徽、山西、北京、蘇州、浙江等地考察徽派建筑、江浙民居、蘇州園林、北方建筑等等;;最終結合室內居住的舒適性形成了現有的第五版設計并陸續實施落地。
整個過程雖漫長且艱辛,卻也樂趣種種。
掃一掃 關注微信